「一場意外半身癱瘓」嘉義柔道明星轉變賽道,田徑場拿下金牌強勢回歸「永遠不要小看自己」

我走路带风 2022/10/10 檢舉 我要評論

他本是臺灣柔道屆的希望,未來可繼承爸爸和伯父的衣鉢,有朝一日站在世界的擂臺,為臺灣爭光。可卻以為一場意外事故造成下身癱瘓,失去運動能力,前途墮入黑暗。

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,而是憑藉複健的信心和頑強的意志,改變賽道,從事身障運動,最後在田徑場上拿下金牌,證明了自己。

這就是被譽為生命鬥士的柔道選手黃楷倫的故事。

出身柔道世家,繼承衣缽北上逐夢

黃家是嘉義的柔道世家,楷倫的父親和伯父都曾是柔道選手,年輕時好手黃建龍還曾參加奧運會,為臺爭光。家族的榮譽從小就籠罩在楷倫的頭頂,繼承父親衣缽似乎也因此成了必然。

可對於學習柔道,年幼的楷倫並未表現出很大興趣「開始很排斥,就會有疑惑為什麼同齡的小朋友可以自由的玩,而我卻只能學柔道、訓練。」

因為從小隨著長輩在柔道館訓練,他的生活完全被柔道填滿,少了很多兒童的樂趣,這一度讓他的心情很低落。

但這個情況在後面發生了逆轉,在學出成效後,爸爸開始帶他四處征戰,因為訓練得法,他頻頻獲勝,這也讓他的觀點發全改變「我很享受獲勝的感覺,也開始慢慢喜歡上柔道。」

建立起柔道的夢想,他決心向國手方向邁進,可現實的因素這時卻限制住他「當時嘉義並沒有專門練習柔道的學校和體育班級」因此他決定北上追尋自己的夢想。

一路順風順水,明日之花凋謝世大運

賽場年輕的楷倫,獨身一人來到臺北求學,有著良好訓練基礎,已在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和全國柔道錦標賽都拿下金牌的他,順利被國立體育大學錄取。

可就在他認為自己距離奧運夢想又進一步時,老天卻和他開了一個大玩笑,直接斷送了他的柔道夢想。

「那是在世大運選拔賽上,當時對手卡住我的脖子,直接撞在地板上……」

受傷的楷倫瞬間喪失了知覺,在被送到醫院檢查後,醫生告訴他「你的下半身癱瘓了。」

聽到醫生的回答,楷倫有如遭受雷擊一般「為什麼我會這麼不幸,為什麼我會遇到這種事?」

可事實就是事實,他也改變不了,可能是因為長期接受嚴格的訓練,他的個性非常堅。這時堅毅的個性發揮了作用,將他從癱瘓的痛苦中拉出來。

「事實雖然殘酷,雖然很痛苦,但我也必須接受。」他找到醫生,和醫生討論複健的問題,之後便踏上了漫長、煎熬的恢復之旅。

堅強面對現實,改變賽道積極複健

看到很多運動員複健後重返賽場,或轉型身障運動的例子,他重新燃起希望「雖然我不能在登上柔道的賽場,可是我還可以走身障運動這條路。」

這讓楷倫在枯燥乏味的複健,找到人生新的理想,也讓他不再因自己的現狀而沮喪。

「反正我的腳不會我難過,就馬上痊癒,那為何不把難過的精力用來做複健。」

抱著樂觀的心態,他積極的面對複健,每天都會認真的完成醫生給他開下的複健課表,就像他當年在柔道館訓練一樣。

在問及為什麼會這樣努力時,他說「因為我知道,後面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,我還要重返賽場。」

除了頑強的意志和對未來的希冀與期望,家人的陪伴在複健中也起到很大幫助「幸好有爸爸媽媽的幫忙,照顧我的飲食起居,才能讓我有時間,有精力去做複健。」

為了不讓爸爸媽媽難過,他每天都展現出積極樂觀的一面「我知道他們比我還要難過,我一定要振作起來,不要他們為我擔憂。」

田徑場再發光,拿下金牌強勢回歸

隨著身體一天一天的恢復,轉型身障運動的想法也被提上日程,楷倫找來自己的運動分析師,協助他瞭解身障運動。

結合他當前的身體情況,最後選擇以田徑三鐵專案,作為未來發展方向。

雖然有專業支持,但要從柔道轉型田徑還是很困難的,這也讓楷倫一開始很難適應。

「這次受傷相當於給我換了身體,我需要重新認識自己,而且運動技巧也完全不同,要推倒重來。」

因為胸以下全部癱瘓,只有胸口以上可以發力,這要求他必須用現有肌肉帶動身體活動。因為汗腺神經受損無法排汗,他只能在下午或晚上訓練,避免中暑。

雖然意志堅強,但訓練時遭遇的種種挫敗,還是讓他一度心生懷疑「就會想自己是不是不適合運動了……」雖然心中疑慮,但他還是繼續堅持,直到曙光的那一刻到來。

先是在2020年全障運賽場上奪得「三鐵」金牌,強勢回歸。

獲獎的楷倫感慨的說「受傷的人也不要小看自己,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你的極限在哪里!」

曾經的柔道夢想被現實無情的擊碎,但也讓他發現了人生的第二條道路。

即便一路上有怎樣的艱難險阻,他都勇敢面對,讓世人看到了生命的張力。

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向外界傳遞了一個觀點。

那就是要勇敢面對生命的風雨,即便身體可以無法站起,但精神絕對不能倒下。

用戶評論
你可能會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