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輛9米6的大車前,身高只有1.58米的琳寶,正熟練地裝貨卸貨、倒車掉頭。
這樣的畫面並不常見,嬌滴滴的小姑娘與似龐然巨獸般的大車的組合,怎麼看怎麼奇怪。
但這個26歲的90後小姑娘,卻是車的主人。
年紀輕輕、長得嬌小可愛,怎麼會闖入這個在大眾刻板印象中,獨屬于男人的世界?重型工具、公路生活,她吃得消嗎?
聽說了琳寶的故事後,曾兩度獲得奧斯卡獎項的導演柯文思,選中了這個毫不起眼的普通中國女孩, 邀請她在自己的紀錄片《柴米油鹽之上》中,做了一次「大女主」。
她26年來的急風細雨和快樂悲苦,也隨著鏡頭被緩緩道來。
26歲的張琳是一名大車司機,大家都叫她琳寶。
她個頭不高,站在大貨車旁邊時,看起來並不比輪胎高多少。
然而就是這樣一位身材嬌小的姑娘,無論是開車還是裝貨卸貨,一點都不比男司機差。
在很多人眼中,大車司機是一份男人專屬的工作, 女司機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是亂入,甚至覺得她們有點不自量力,吃不得其中的苦。
正是這種偏見,讓琳寶當初找工作時四處碰壁。
她曾經被三個車隊拒絕過,理由都是「女娃、年齡小、技術肯定不過關」,連嘗試的機會都不願意給,甚至懷疑她的駕照都是買來的。
經過不懈努力,終于有車隊願意給琳寶一個機會。
入職前,隊長反復強調這份工作很辛苦,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加入到大車司機的行列,開啟了新的人生。
如果要問大車司機苦不苦,琳寶的答案是肯定的。
作為一名大車司機,碰到拉急活的時候,挨餓是常有的事情,並且冬天暖氣不足,夏天冷氣不夠,需要長時間憋尿,這些都是大車司機必須要經歷的。
她的路線是往返于溫州和福建泉州之間,單程八個半小時,兩天一個來回,基本都是夜間行車,沒有人陪伴。
為了省錢,琳寶把「家」搬到了車上。
平時洗漱、洗澡、洗衣服都是在服務區進行,有時候甚至要洗冷水澡,條件不好,經常生病,睡覺時就拿著抱枕趴在方向盤上。
但是琳寶卻覺得,各行各業都有難的地方,都很累, 比起之前生活中的苦,現在工作上的累根本就算不了什麼。
過去的日子過得究竟有多辛酸,才能讓她有這樣的感慨?其中緣由,還得追溯到琳寶小時候。
琳寶出生在雲南彝良縣,一處風景如畫的小村落中,但是她的生活並沒有像畫一般美好。
琳寶的父母有著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,她的媽媽曾經說過, 不論怎樣,自己一定要生一個男孩兒。
所以,她從小就沒有享受過多少呵護與關愛,家裡有好吃的都是先給哥哥吃,他吃完剩下的她才能吃。
上小學時,由于山區交通不便,每天來回要走三個小時的山路,即使這樣,放學回家後還要割草,砍柴,扛起家裡許多家務和農活。
學校裡的同學每天都有一塊錢零花錢,而琳寶沒有。
小孩子經受不住零食誘惑,琳寶經常忽悠同學將零食分給自己,承諾第二天歸還,卻從來沒有兌現過承諾。
由于家庭條件困難,國中只念了兩個星期,她就被迫輟學了。
日子就這麼忽忽悠悠地過著,15歲那年,還在家裡幹活的琳寶,突然被父親 以六千元彩禮,賣給了比自己大10歲的第一任丈夫。
丈夫不是個良人,他並沒有因為她年紀小,在家裡日子過得委屈而心疼她。
琳寶每天五點就要起床幹活,吃飯只能吃開水泡飯,第二年和丈夫一起外出打工,她也是把自己當男人用,但每天賺來的30塊錢,卻都被婆婆全部拿走出去耍。
這些苦,琳寶或許還能忍受,但某天深夜,醉酒後的丈夫動手打了她。
雖然沒什麼文化,但琳寶卻深知「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」的道理,所以她當機立斷選擇報警,並且收拾東西回了娘家。
本以為娘家會是自己的避風港,但她卻被哥哥三次送回夫家。
沒有娘家作為後盾和依靠,丈夫更加肆無忌憚,最嚴重的一次,她被他打得在床上躺了半個多月。
那一刻,琳寶的心徹底寒了。
于是她帶著自己偷偷攢的500塊錢,逃出了故鄉。
但是上天似乎並沒有眷顧她,包和鞋在火車上被人偷走,她只能光著腳在杭州尋找工作,腳都被磨出了血泡。
就這樣過了四天,終于碰到好心的飯店老闆娘將她收留。
外出打工的日子裡,琳寶做過許多工作,刷碗工、服務員、流水線工人等。
下班後,琳寶喜歡刷視訊,在社交平臺發佈自己的日常生活,也是在這上面,琳寶認識了第二任丈夫陳勳。
「他開大卡車的樣子實在太帥啦!」這是琳寶對陳勳的第一印象。
兩個人每天在社交平臺上頻繁互動,很快便確定了戀愛關係,僅僅認識兩個月就決定閃婚。
婚禮是在陳勳的老家舉行的,大車組成的迎親車隊,浪漫又拉風,讓琳寶狠狠地體驗了一把幸福的滋味。
婚後,兩人一起開過一段時間的夫妻車,大小事物、家庭開銷都由丈夫掌管。
但是琳寶不甘心作為丈夫的 「附屬品」,想要有獨立的經濟收入,便同丈夫商量自己也要出去開大車。
最初,有點大男子主意的陳勳並不同意: 「女孩子開車,身邊沒個男人怎麼行?」。
琳寶偏偏不服,她偷偷自己報名去考駕照,所有科目全部一把通過,陳勳見她態度堅決,也便不再阻攔。
就這樣,她開始有了獨立的經濟收入。
陳勳跑的路線是三天一個來回,琳寶是兩天一個來回,這樣兩人剛好一周可以見一次面。
一聲鳴笛,車燈打開,兩人從車上下來緊緊擁抱在一起,那一刻,長時間開車的疲憊一掃而光,車燈仿佛照亮了整個世界。
婚後不久,兩人通過努力,擁有了一輛屬于他們的 「四個圈」,提車那天,琳寶笑得格外燦爛。
他們下一步的目標,是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,有了奮鬥目標,再辛苦都值得。
沉浸在幸福中的琳寶,決定帶丈夫回闊別已久的家鄉看一看,看一看她從小長大的地方,看一看生她養她的父母。
當然,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人。
琳寶同第一任丈夫有一個兒子,這次回來,琳寶最想見的人,正是這個讓她牽腸掛肚的孩子。
見兒子前,她先帶著陳勳去探望了自己的父母。
年少時家人的不公,一直是她心裡的死結,但看著已經成熟獨立的自己和佝僂蒼老的父母,琳寶一下子就與那些舊時和解了: 「過去的事兒就過去吧。」
但對待自己的兒子,她卻始終無法釋懷。
兒子已經上了小學,但由于她離家多年,與他只是偶爾視訊通話,所以母子二人特別陌生。
等到他意識到自己的媽媽,真的回來了時,就在教室裡哭了起來。
這讓琳寶的情緒瞬間崩潰,一向樂觀開朗的她蹲在牆角大哭, 覺得自己作為母親,生下他卻沒有養他,實在有愧。
于是兒子放學後,她帶著電話手錶和腳踏車,去前夫家陪他玩。
院子裡,她和兒子一起騎腳踏車,畫面美好又溫馨。
可對兒子的牽絆和不舍,卻激怒了陳勳:
「自己連200塊錢的腳踏車都不能買嗎?」
「我不能承受養別人的孩子!」
其實和陳勳剛認識時,她就對他講過自己的過去,告知自己有一個兒子,不過當時的他並不介意。
看著大發雷霆的丈夫,琳寶才明白,原來陳勳的「不介意」,只是不介意她的過去,並不是願意接受孩子參與到他們現在的生活中。
琳寶很傷心,但她也能理解,畢竟任誰都很難做到替別人養兒子,更何況還要忍受家人親戚的議論。
但自己作為母親,就要承擔養孩子的責任,她想給兒子愛,也想讓他擁有最好的東西。
于是,在孩子問題上沒有達成一致的兩個人,便在結婚三個月後,分道揚鑣了。
「他不是不好,只是我們在一起不合適」,本該幸福的婚姻草草收場,但兩個人卻都留給了對方足夠的體面和尊重。
當年父母為了錢,將琳寶賣給第一任丈夫,如果沒有這樣的父母,她或許也不必吃這麼多苦,受這麼多累。
在旁人看來,這個家可以不回,這樣的父母可以不管。
然而琳寶接下來的願望,卻是將父母從大山裡接出來,讓他們可以安享晚年。
也許是在外漂泊多年,讓她更加渴望父母的關心,更加渴望家的溫暖。
經歷了兩次婚姻,琳寶明白,女性最重要的是要經濟獨立,遇到事情,最終可以依靠的人只有自己。
曾經和陳勳一起拼搏的願望,現在也改成了靠自己: 靠自己買房,靠自己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。
兜兜轉轉一大圈,琳寶又變成了一個人。
她一如往常地開著大卡車在行駛在高速公路上,嘴裡哼著那首《你的答案》:
「低著頭,期待白晝,接受所有的嘲諷……」
2022年,琳寶剛剛26歲,距離她成為少女新娘,只過了11年。